山药、淮山、山药蛋、薯藇、署预、薯蓣、山芋、诸署、署豫、玉延、山薯、王薯、薯药、怀山药、蛇芋、白苕、九黄姜、野白薯、山板薯、扇子薯、佛掌薯

康康 阅读:706 2024-09-15 12:01:26 评论:0

  【中药名山药 shanyao

  【别名】淮山、山药蛋、薯藇、署预、薯蓣、山芋、诸署、署豫、玉延、山薯、王薯、薯药、怀山药、蛇芋、白苕、九黄姜、野白薯、山板薯、扇子薯、佛掌薯

  【植物形态】多年生缠绕草本。根茎直立,圆柱状,肉质肥厚,长可达1米,直径2~7厘米,外皮灰褐色,有多数须根,质脆,断面白色,有粘性。茎右旋,细长,常带紫色,有纵沟纹。叶互生,至中部以上对生,叶腋常有珠芽(零余子),叶片形状多变,三角状卵形至三角状广卵形,通常3裂,基部戟状心形,叶脉7~9条,基出。花极小,单性异株,穗状花序,雄花序直立,花序轴多曲折,雌花序下垂;花被片6,背面被棕色毛,并散有紫褐色腺点,雄花有雄蕊6枚。蒴果表面被白色粉状物。种子具褐色翅。花期6~8月,果期8~10月。

  【产地分布】生于向阳山坡林边或灌丛中,常有栽培。主产河南、陕西等地。

  【采收加工】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,切去根头,洗净,除去外皮及须根,用硫黄熏后干燥,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山药,置清水中,浸至无干心,闷透,用硫黄熏后,切齐两端,用木板搓成圆柱状,晒干,打光,习称“光山药”。

  【药材性状】略呈圆柱形,弯曲而稍扁,长15~30厘米,直径1.5~6厘米。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,有纵沟、纵皱纹及须根痕,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。体重,质坚实,不易折断,断面白色,粉性。无臭,味淡、微酸,嚼之发粘。光山药圆柱形,两端平齐,长9~18厘米,直径1.5~3厘米。表面光滑,白色或黄白色。

  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。归脾经肺经肾经

  【功效主治】补脾养胃,生津益肺,补肾涩精。用于脾虚食少、久泻不止、肺虚喘咳、肾虚遗精、白带过多、尿频、虚热消渴。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。

①《本经》:主伤中,补虚,除寒热邪气,补中益气力,长肌肉,久服耳目聪明。

②《别录》:主头面游风,风头(一作’头风’)眼眩,下气,止腰痛,治虚劳羸瘦,充五脏,除烦热,强钥。

③《药性论》:补五劳七伤,去冷风,止腰痛,镇心神,补心气不足,患人体虚羸,加而用之。

④《食疗本草》:治头疼,助阴力。

⑤《日华子本草》:助五脏,强筋骨,长志安神,主泄精健忘。

⑥朱震亨:生捣贴肿硬毒,能消散。

⑦《伤寒蕴要》:补不足,清虚热。

⑧《纲目》:益肾气,健脾胃,止泄痢,化痰涎,润皮毛。

  【临床应用】用量15~30克,内服煎汤。用治脾虚食少、久泻不止、肺虚喘咳、肾虚遗精、带下、尿频、虚热消渴等。麸炒山药补脾健胃,用治脾虚食少、泄泻便溏、白带过多。

  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试验结果表明,有促进骨折愈合,降血糖,增强免疫功能,增强消化系统功能等作用。

  【成分】含多巴胺、山药碱、槭素Ⅱ、豆固醇、胆甾醇、盐酸山药碱、麦角甾醇、奎宁酸、菜油甾醇、胆固醇、薯蓣皂苷元、尿囊素、菜油固醇、二十六酸、β-谷甾醇;另含游离氨基酸,淀粉、鞣质、粘液质、糖蛋白、多酚氧化酶等成分。

  【使用禁忌】湿盛中满或有实邪、积滞者慎服。

  【药方】①治脾胃虚弱,不思进饮食:山药、白术各30克,人参0.7克。上三味,捣罗为细末,煮白面糊为丸,如小豆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食前温米饮下。(《圣济总录》山芋丸)

  ②治湿热虚泻:山药、苍术等分,饭丸,米饮服。(《濒湖经验方》)

  ③治痰气喘急:山药捣烂半碗,入甘蔗汁半碗,和匀,顿热饮之。(《简便单方》)

  ④治吹乳肿痛不可忍 生山药捣烂,敷上即消,消即去之,迟则肉腐。(《古今医鉴》)

  ⑤治冻疮:山药少许,于新瓦上磨为泥,涂疮口上。(《儒门事亲》)

⑥治诸风眩运,益精髓,壮脾胃:薯蓣粉,同曲米酿酒;或同山茱萸五味子人参诸药浸酒煮饮。(《纲目》山药酒)

⑦治小便多,滑数不禁:白茯苓(去黑皮),干山药(去皮,白矾水内湛过,慢火焙干用之)。上二味,各等分,为细末,稀米饮调服。(《儒门事亲》)

⑧治痰气喘急:山药捣烂半碗,入甘蔗汁半碗,和匀,顿热饮之。(《简便单方》)

⑨治肿毒:山药,蓖麻子,糯米为一处,水浸研为泥,敷肿处。(《普济方》)

⑩治项后结核,或赤肿硬痛:生山药一挺(去皮),蓖麻子二个。同研贴之。(《救急易方》)

⑾治乳癖结块及诸痛日久,坚硬不溃:鲜山药和芎藭、白糖霜共捣烂涂患处。涂上后奇痒不可忍,忍之良久渐止。(《本经逢原》)

  【食疗方

1.山药炖猪肚

猪肚150克、山药50~100克。将猪肚洗净切成条或切成小块煮沸后改文火炖熟,再将山药去皮洗净切成片或段同炖至烂。稍加盐调味,空腹食用,每日1次。

功效:滋养肺肾。适用于消渴多尿。

2.山药茯苓包子

山药、茯苓各100g,面粉200g,白糖150g,猪油、青丝、红丝各适量。将山药、茯苓研粉,加水浸泡成糊状。另取面粉发酵作包子面坯。再将山药、茯苓上笼蒸半小时后,调入面粉、白糖、猪油、青丝、红丝,拌匀成馅,作成包子,再把包子上笼蒸熟即可。每天早晨随意食用。

功效:益脾胃、补气阴、涩精气。主治脾气虚弱所致的食少、便溏、消渴、尿频、遗尿、遗精等症。

3.薯蓣酒

生山药250g,黄酒1.5kg。先用酒500g煮沸,放入山药(去皮),并继续添酒,至酒添尽山药熟,将山药取出,加入适量的蜜。早晨空腹食山药,或用葱花、椒盐拌食之。酒另饮,每日1~2次,每次30g。

功效:补中通痹,祛风除湿。主治脾肾不足,肌肉失灵,复受风邪而引起的风眩、口动、眼目闰和肢膝顽痹无力、小便频数者。

4.淮山杞子炖猪脑

淮山药50克,枸杞子15克,猪脑1具,生姜适量,葱适量,食盐适量,味精适量。将猪脑漂洗干净,淮山药、枸杞子洗净,一起放入砂锅中,加入葱、生姜,清水适量。将砂锅置武火上烧沸,移文火煮即成。食用时,加食盐、味精调味。

服法:佐餐食用。

功效:健脾胃,益肝肾。适用于肾虚眩晕,头痛神衰,腰酸足软等症。

5.痛泻粥

淮山药120克,炒白芍12克,陈皮6克,防风6克,红糖适量。将淮山药研成粉末,放入白芍、陈皮、防风的煎液中煮沸成粥,调入红糖服食。

功效:泻肝补脾,止痛止泻。

6.山药花生粥

山药30g,落花生45g,粳米100g,冰糖适量。将山药、花生、粳米入锅内,加适量水,煮粥,粥熟后加入冰糖。每日食1次,要适量。

功效:益胃健脾。主治脾胃虚弱症。

7.山药饮

生山药200g。先将生山药洗净切片,放入锅内,加水适量煮汁。每日当茶饮用。

功效:滋补肾阴,兼补脾肺。主治劳嗽低热等症。

8.山药扁豆粥

淮山药30克,扁豆(白扁豆)10克,粳米100克。将山药洗净去皮切片,扁豆煮半熟加粳米,山药煮成粥。每日2次,早、晚餐食用。

功效:肝癌食疗方,具有健脾化湿,用于晚期肝癌病人脾虚,泄泻等症。

9.山药苡米粥

山药60g,薏苡仁30g。将山药、薏苡仁入锅内加水适量煮粥。每日食服2次,每次20g。

功效:补气益阴,健脾固肾,渗湿止泻。主治糖尿病。

10.山药拌糖

山药500g,糖100g,素油50g,水淀粉75g。山药洗净去皮,蒸熟,切片。开油锅,油开放糖,加少许水,将糖炒化,下水淀粉搅匀,倒入山药片拌匀即可。每日食用1次。

功效:健脾定喘。主治慢性支气管炎。

11.山药粥

干山药50g(或鲜山药100g),粳米100g。将山药和粳米淘洗干净,加清水,先以武火煮沸,继以文火煎熬20~30分钟,以米熟为度。作早晚餐,温热服食。

功效:补益脾胃,滋养肺紧。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食少、久泻久痢和肺肾亏虚所致的干咳少痰、潮热盗汗等症。

12.拔丝山药

山药500克,白糖100克,芝麻25克。将山药洗净去皮,切成块.将铁锅放在火上,倒入植物油。烧至五成热时,投人山药炸半分钟,改用文火烤透,倒入漏勺,沥去油。将铁锅用武火加热,投入白糖,不断搅炒,待白糖变成浅黄色时,放入炸好的山药块,不断翻炒推动,将糖均匀地挂在山药块上,同时取芝麻撒在山药块上,迅速装盘(盘底预先抹上熟油)。

服法:准备一碗冷开水,筷子蘸水后夹山药块食用。

功效:补肾益精,固涩止遗。用治肾气亏耗,早泄,遗精,腰痛酸软,下肢痿弱,消渴尿频。此外,还可用于久病之后脾肺虚弱,倦怠乏力,食欲不振,久泄久痢,痰喘咳嗽,皮肤干燥。

13.山药桂圆粥

鲜山药100g,桂圆肉(龙眼肉)15g,荔枝肉3~5个,五味子3g,白糖适量。先将山药去皮切成片,与桂圆、荔枝、五味子同煮,加入适量白糖。每日晚临睡前1小时食之。

功效:补益心肾,止渴固涩。主治心肾之阴不足而引起的消渴、小便频数、心悸失眠、腰部酸痛等症。

14.山药蛋黄粥

山药30g,鸡蛋黄2个,大米120g。先将山药洗净蒸熟,切碎备用。把大米淘净入锅,加入山药同煮,待煮熟快起锅前,将鸡蛋黄打入碗中,去掉鸡蛋清,将蛋黄打散,倒入粥中搅匀即可。每日作早餐食用。

功效:补益脾胃,养心安神,补血养阴。主治脾胃虚弱所致心烦失眠、手足心热、心悸不宁、久泻、脱肛等症。健康人食用能增强记忆力,增强体质

15.淮山药芝麻糊

原料:淮山药15克黑芝麻120克 玫瑰糖6克 鲜牛奶200克 冰糖120克 粳米60克。

做法:将粳米洗净,用清水浸泡1小时,捞出滤干;淮山药切成小颗;黑芝麻炒香。将以上3味放入盆中,加水和鲜牛奶拌匀,磨碎后滤出细茸待用。锅中放入冰糖加清水,溶化过滤后烧开,将由粳米、淮山药、黑芝麻磨碎滤出的细茸慢慢倒入锅内,加玫瑰糖,不断搅拌成糊,熟后起锅即成。每日早、晚各服1次,每次1~2汤匙。

功效:滋阴补肾,益脾润肠。适用于肝肾不足、病后体虚、大便燥结、须发早白等症。中老年人平时服用,可健体强身,延年益寿。


本文链接!网址:http://www.yunyaoshijia.com/?id=47

云药世家健康颈肩腰
标签:中药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、药学专著、杂志及文摘,内容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凭据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,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关注我们

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