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茶,乌丁泥,乌爹泥,孩儿茶,儿茶膏,乌叠泥,黑儿茶,铁儿茶,珠儿茶,新儿茶,棕儿茶,西谢,老儿茶,方儿茶

康康 阅读:311 2025-02-15 15:18:41 评论:0

  【中药名儿茶 ercha

  【别名】孩儿茶、西谢、儿茶膏、黑儿茶。

  【药用部位】豆科植物儿茶的去皮枝、干的煎膏。

  【植物形态】落叶乔木。高6~13米。树皮棕色,呈条状薄片,剥离而不脱离。2回偶数羽状复叶,互生,长4~20厘米,叶轴上被灰色柔毛,着生羽片10~20对,羽片长2~4厘米,每羽片上具小叶片20~50对,小叶线形,长3~6毫米,两面被疏毛。总状花序腋生,萼筒状,先端5裂,有疏毛,花瓣5,黄色或白色,为萼长的2~3倍。雄蕊多数,伸出花冠外;雌蕊1枚,子房上位,长卵形。荚果扁而薄,紫褐色,有光泽。花期8~9月,果期10~11月。

  【产地分布】多生于村旁、路边,或为栽培。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,现广东、广西、福建有栽培。

  【采收加工】一般在12月至次年3月采集儿茶枝和树干,剥去外皮,将心材砍成碎片,加水煎熬,过滤,滤液浓缩成糖浆状,稍冷,倾于特制的模型中,阴干。

  【药材性状】方形或不规则块状,大小不一。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,光滑而稍有光泽。质硬,易碎,断面不整齐,具光泽,有细孔,遇潮有黏性。无臭,味涩、苦,略回甜。

  【性味归经】性微寒,味苦、涩。归肺经心经

  【功效主治】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收敛止血药。清热化痰,消食,活血疗伤,止血生肌,敛疮。治痰热咳嗽,消渴,吐血,衄血,尿血,血痢,血崩,小儿消化不良,牙疳,口疮,喉痹,湿疮。

1、《本草备要》:涂阴疳痔肿。
2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:疗火伤,消炎定痛。治眼结膜,鼻腔、口腔等炎症。
3、《饮膳正要》:去痰热,止渴,利小便,消食下气,清神少睡。
4、《纲目》:清膈上热,化痰生津,涂金疮、一切诸疮,生肌定痛,止血,收湿。
5、《本草求真》:治时行瘟瘴。
6、《本草正》:降火生津,清痰涎咳嗽,治口疮喉痹,烦热,止消渴,吐血,衄血,便血,尿血,湿热痢血,及妇人崩淋,经血不止,小儿疳热,口疳,热疮,湿烂诸疮,敛肌长肉,亦杀诸虫。
7、《医学入门》:消血,治一切疮毒。

  【应用】用量1~3克,包煎,多入丸散;外用适量,研末撒或调敷。用治溃疡不敛、湿疹、口疮、跌扑伤痛、外伤出血。

  【药理】有保肝利胆、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、抗病原微生物、降低血糖、抑制胃肠道运动、抗腹泻作用;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,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,降低组织耗氧量,尤其是心肌耗氧量,降低血压,调节心血管系统功能;儿茶有一定镇痛、抗放射、升高白细胞和抗肿瘤作用,并因能抑制瘤细胞与纤微蛋白粘连而阻止瘤细胞扩散。药理实验表明,水溶液能抑制家兔十二指肠及小肠的蠕动,且能促进盲肠的逆蠕动,而有止泻作用。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白喉杆菌、变形杆菌、福氏痢疾杆菌及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,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。

  【成分】含儿茶素、表儿茶素、儿茶鞣质、黏液质、脂肪油、树胶、蜡、儿茶鞣酸、儿茶钩藤碱、二氢柯楠因碱、右旋阿夫儿茶精、二氢山柰酚、双聚原矢车菊素、左旋儿茶精及消旋儿茶精、儿茶红等成分。

  【使用禁忌】寒湿之证禁服。

  【药方

1、治宫外孕,剖腹产,各类息肉,结石,包块,尿血,便血以及手术后粘连等 孩儿茶15g,方苏木15g,鸡血藤15g,紫丹参30g 水煎内服。如有外伤,久不愈合,加花蕊石30g,稻草灰15g,梅花片(冰片)3g,研细末调香油(或某油)擦患处。(《中西保结合杂志》1985, (4),231)
2、治咳嗽 儿茶60g,细辛12g,猪胆1个。前二味药共研末,取胆汁炼熟,三味药共为丸,每丸重3g。每日4次,每次1丸,空腹含化。(《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》)
3、用于鼻衄和痔疮出血 儿茶末外敷,或用儿茶7.5g研末,桂皮1.5g研末,沸水250ml,浸30min滤净后外洗痔疮,或用棉花浸药水作鼻孔压迫止血。(《中药临床应用》)
4、治胃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儿茶500g,川楝子250g,黄芪800g,五倍子250g,白及500g,海螵蛸500g,木香250g,砂仁250g。片为细末,每服10~15g,每日2~3次,1个月为1疗程。(《吉林中医药》1983,(1):18茶芪散)
5、治扁桃体炎:儿茶、柿霜各3钱,冰片2分,枯矾2钱,共研细粉,用甘油调成糊状,擦患处。
6、治鼻窦炎 辛夷12g,儿茶6g,乳香6g,冰片1.5g,甘油适量。将四药研细过筛,混合均匀,取甘油适量调成糊状,用棉片吸附药液至饱和状态。于患侧中鼻道和下鼻道各放置复方辛夷油棉片1块,令病人低头,行体位引流15~20min。(《新医药学杂志》1976,(2):40 复方辛夷油)
7、治走马牙疳 孩儿茶、雄黄、贝母等分。为末,米泔漱净搽之。(《纲目》引《积德堂经验方》)
8、治疗皮肤湿疹、溃疡,分泌物多 儿茶9g,轻粉6g,冰片0.9g,龙骨9g。研末水调外敷。(《中药临床应用》儿轻散)
9、治鼻渊流水 孩儿茶末吹之。(《纲目》引《本草权度》)
10、治上消化道出血(肝硬变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之出血除外) 儿茶、白及、阿胶、云南白药各等量,研成细粉。每日服药2~3次,每次3g,白水冲服。(《新医药学杂志》1978,(3):28止血粉)
11、治下疳阴疮 孩儿茶一钱,真珠一分,片脑(冰片)半分。为末敷。(《纲目》引《纂要奇方》)
12、治肺结核咯血 儿茶30g,明矾24g,共研细末,每次0.1~0.2g,每日3次。中等量咯血(大咯血者不宜采用),每次服0.2~0.3g.每4h1次。(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)
13、治外伤出血,止血 煅龙骨、象皮、陈石灰、老松香、降香末、血竭、儿茶、白及末等份。共为细末,研至无声,撒于疮口。(《实用正骨学》)
14、治牙疳,口疮 孩儿茶、硼砂等分。为末搽。(《纲目》)
15、治疮疡久不收口,湿疹:儿茶、龙骨各1钱,冰片1分,共研细粉,敷患处。
16、治痔疮 轻粉、冰片、孩儿茶各等量,以10倍量之香油调配成乳剂,装瓶备用。用时以脱脂棉棒浸沾药物,置肛管内。(《黑龙江医药》1972,(2):轻冰乳剂)
17、治宫颈糜烂:儿茶、铜绿、乳香、没药各5钱,轻粉2钱,黄丹3钱,冰片1钱,共研细粉,用液体石蜡调成膏剂。用消毒干棉球拭净分泌物,将药膏用带线棉球涂塞患处,6小时后牵出,每日1次。
18、治口疮糜烂:儿茶1钱,硼砂5分,研粉,敷患处。

本文链接!网址:https://www.yunyaoshijia.com/?id=338

云药世家健康颈肩腰
标签:中药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、药学专著、杂志及文摘,内容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凭据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,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关注我们

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