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棟子,金铃子,苦楝子,楝子,楝树果,川楝树子,楝实,练实,仁枣,石茱萸,川楝实
【中药名】川楝子 chuanlianzi
【别名】金铃子、苦楝子、楝子、楝树果、川楝树子、川楝实。
【来源】楝科植物川楝的成熟果实。
【植物形态】落叶乔木,高达10米以上。树皮灰褐色,幼嫩部分密被星状鳞片。2回羽状复叶,小叶5~11,有短柄,叶片狭卵形或长卵形,长4~7厘米,宽2~3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常偏斜,全缘或有疏小齿,幼时两面密被黄色星状毛,后仅主脉及叶面有小疏毛,圆锥花序腋生。花萼5~6,花瓣5~6,紫色或淡紫色,雄蕊为花瓣的2倍,花丝连合成筒状,子房上位,瓶状,6~8室。核果椭圆形或近圆形,长15~3厘米,直径1.3~2.5厘米,黄色或黄棕色,内果皮木质坚硬,通常有6~8棱。种子扁平,长椭圆形,长约1厘米,黑色。花期3~4月,果期9~11月。
【产地分布】生于平原、丘陵或者栽培。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贵州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除去杂质,干燥。
【药材性状】类球形。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。顶端有花柱残痕,基部凹陷,有果梗痕。外果皮革质,与果肉间常呈空隙,果肉松软,淡黄色。果核球形或卵圆形,质坚硬,两端平截,种子黑棕色。气特异,味酸、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寒,味苦,有小毒。归肝经、小肠经、膀胱经。
【功效主治】属理气药。舒肝行气,止痛,驱虫。用于胸胁、脘腹胀痛,疝痛,虫积腹痛。
【应用】用量4.5~9克,煎汤内服,用治胸胁、脘腹胀痛、疝痛、虫积腹痛。
【药理】阻断神经肌肉接头间的传递;驱虫;抑菌。
【成分】含驱蛔有效成分川楝素(toosendanin),以及多种苦味的三萜成分,苦楝子酮(melianone)、脂苦楝子醇(lipomelianol)、苦楝子酮,21-O-乙酰川楝子三醇(21-O-acetyltoosendantriol),21-O-甲基川楝子五醇(21-O-methyltoosendan-pentaol)、梣皮树脂醇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脾胃虚寒者忌服。
【药方】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、药学专著、杂志及文摘,内容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凭据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,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