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花粉,松黄,松花,松粉
【中药名】松花粉 songhuafen
【别名】松黄、松花、松粉。
【药用部位】松科植物马尾松的花粉。
【植物形态】常绿乔木。小枝轮生,红棕色,无毛;冬芽长椭圆形,褐色。针叶二针一束,细柔;树脂管4~7个,边生;叶鞘宿存。雄球花序椭圆形卵状,开后延长成葇荑状,黄色,雄蕊有2花粉囊;雌球花序椭圆形,肉紫色,球果卵状椭圆形,熟后粟褐色;种鳞的鳞盾平或微肥厚,稍有横脊;鳞脐微凹,无刺尖。种子长卵圆形。
【产地分布】生于山地等处。分布于淮河流域、汉水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,以及福建、广东、云南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春季开花时采下雄花穗,晾干后搓取花粉,筛去杂质,置干燥处。
【药材性状】置显微镜下观察:花粉粒椭圆形,表面光滑,两侧各有一膨大的气囊,气囊壁有明显的网状纹理,网眼多角形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甘。归肝经、脾经。
【功效主治】属止血药下分类的收敛止血药。收敛止血,燥湿敛疮。用于外伤出血,湿疹,黄水疮,皮肤糜烂,脓水淋漓,外伤出血,尿布性皮炎。
【应用】外用干掺或调敷。用量3~5克,调服或浸酒饮。用治黄水疮、皮肤湿疹、糜烂、婴儿尿布性皮炎、外伤出血。有抗病毒及收敛、止血作用。外敷止血效果良好。另具有增耐力、对抗疲劳的作用。
【药理】松花粉中含有抑制肿瘤细胞的硒元素。
【成分】含脂肪油、色素、甾醇、黄酮类、丰富的微量元素,其中以钾、镁、硫、锰、锌、铁的含量较多。
【使用禁忌】血虚、内热者慎服,多食发上焦热病。
【药方】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、药学专著、杂志及文摘,内容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凭据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,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