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花粉,松黄,松花,松粉

康康 阅读:439 2024-10-16 21:42:12 评论:0

  【中药名松花粉 songhuafen

  【别名】松黄、松花、松粉。

  【药用部位】松科植物马尾松的花粉。

  【植物形态】常绿乔木。小枝轮生,红棕色,无毛;冬芽长椭圆形,褐色。针叶二针一束,细柔;树脂管4~7个,边生;叶鞘宿存。雄球花序椭圆形卵状,开后延长成葇荑状,黄色,雄蕊有2花粉囊;雌球花序椭圆形,肉紫色,球果卵状椭圆形,熟后粟褐色;种鳞的鳞盾平或微肥厚,稍有横脊;鳞脐微凹,无刺尖。种子长卵圆形。

  【产地分布】生于山地等处。分布于淮河流域、汉水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,以及福建、广东、云南等地。

  【采收加工】春季开花时采下雄花穗,晾干后搓取花粉,筛去杂质,置干燥处。

  【药材性状】置显微镜下观察:花粉粒椭圆形,表面光滑,两侧各有一膨大的气囊,气囊壁有明显的网状纹理,网眼多角形。

  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甘。归肝经脾经

  【功效主治】属止血药下分类的收敛止血药。收敛止血,燥湿敛疮。用于外伤出血,湿疹,黄水疮,皮肤糜烂,脓水淋漓,外伤出血,尿布性皮炎。

  【应用】外用干掺或调敷。用量3~5克,调服或浸酒饮。用治黄水疮、皮肤湿疹、糜烂、婴儿尿布性皮炎、外伤出血。有抗病毒及收敛、止血作用。外敷止血效果良好。另具有增耐力、对抗疲劳的作用。

  【药理】松花粉中含有抑制肿瘤细胞的硒元素。

  【成分】含脂肪油、色素、甾醇、黄酮类、丰富的微量元素,其中以钾、镁、硫、锰、锌、铁的含量较多。

  【使用禁忌】血虚、内热者慎服,多食发上焦热病。

  【药方

1、治胃脘痛:松花粉3克。冲酒服。(《广西本草选编》)
2、治外伤出血,黄水疮:松花粉适量,撒敷患处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1982年)
3、治尿布皮炎:松花粉撒布患处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4、治久痢不止,延及数月,缠绵不净:松花每服三钱,食前米汤调下。(《本草汇言》)
5、治新生儿红臀,小儿夏季汗疹:松花粉外扑,并保持局部干燥。(《浙江药用植物志》)
6、治酒毒发作,头痛目眩,或咽喉闭闷,或下利清水,日数十行,形神萎顿:松花一两(焙),陈皮五钱,川黄连五钱,甘草二钱。俱微炒磨为末,与松花和匀。每早晚各服二钱,白汤调服。(《本草汇言》)
7、治婴儿湿疹:松花粉一钱,炉甘石粉一钱,鸡卵黄三个。先将鸡卵煮熟,去白取黄,再放金属小锅煎熬,即有卵黄油析出,取油去渣,用此油调松花粉、炉甘石粉涂患部,一至三次(已化脓者无效)。(《健康报》1955年10月28日)
8、治风眩头旋肿痹,皮肤顽急:松树始抽花心(状如鼠尾者佳,蒸细,切)二升,用绢囊裹,入酒五升,浸五日,空腹饮三合,再服大妙。(《元和纪用经》松花酒)
9、治吐血、咯血、便血:松花粉6克,分3次服,冷开水送下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1982年)
10、治湿疹:松花粉、黄柏、苦参各60克,青黛15克,松香30克。先将前四味研为细末,再将松香熔化,同麻油调药末,涂搽患处,每日1次。(《湖北中草药志》)


本文链接!网址:http://www.yunyaoshijia.com/?id=155

云药世家健康颈肩腰
标签:中药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、药学专著、杂志及文摘,内容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凭据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,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关注我们

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