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苏子,苏子,黑苏子,任子,紫苏子,铁苏子,香苏子,炒苏子

康康 阅读:349 2024-10-16 21:53:10 评论:0

  【中药名紫苏子 zisuzi

  【别名】苏子、黑苏子、铁苏子、任子。

  【药用部位】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。

  【植物形态】一年生草本。株高达90厘米。茎直立,具槽,绿色或带紫色,密被长柔毛。叶阔卵形或圆形,长7~13厘米,宽4.5~10厘米,基部圆形或阔楔形,先端短尖或突尖,叶缘在基部以上具粗锯齿,两面绿色或紫色,或仅下面紫色,侧脉7~8对。轮伞花序2花,组成偏向一侧的顶生或腋生的总状花序,苞片宽卵圆形或近圆形,外被红褐色腺点。花萼钟形,10脉,下部被长柔毛,夹有黄色腺点,二唇形,上唇宽大,3齿,下唇比上唇稍长,2齿,齿为披针形。花冠白色至紫红色,长2~2.5毫米,2唇形,上唇微缺,下唇3裂,中裂片较大,侧裂片与上唇相近似。雄蕊4,几不外伸,前对雄蕊较长,花柱先端具相等的2裂。小坚果,球形。花期8~9月,果期9~10月。

  【产地分布】全国各地广泛栽培。

  【采收加工】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除去杂质,晒干。

  【药材性状】呈卵圆形或类球形,直径约1.5毫米。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,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,基部稍尖,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。果皮薄而脆,易压碎。种子黄白色,种皮膜质,子叶2,类白色,有油性。压碎有香气,味微辛。

  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辛。归肺经

  【功效主治】属泻下药下分类的润下药。下气,清痰,润肺平喘,宽肠。治咳嗽气喘,止咳平喘润肠通便

1、《纲目》:治风顺气,利膈宽肠,解鱼蟹毒。
2、《药性论》:主上气咳逆。治冷气及腰脚中湿风结气。
3、《本草衍义》:治肺气喘急。
4、《别录》:主下气,除寒中。
5、《本草通玄》:治蛇犬伤。
6、《日华子本草》:主调中,益五脏,下气,止霍乱、呕吐、反胃,补虚劳,肥健人,利大小便,破癥结,消五膈,止咳,润心肺,消痰气。

  【应用】用量3~10克,内服煎汤,或入丸、散。治疗痰壅气逆,咳嗽气喘,肠燥便秘。

  【药理】抗癌。

  【成分】紫苏种子含蛋白质17%、油51.7%,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亚麻酸56.8%,亚油酸17.6%、甘油三亚油酸酯、α-亚麻酸、甘油三棕榈酸酯、左旋紫苏醛等成分。

  【使用禁忌】肺虚咳喘,脾虚便溏者禁服。

  【药方

1、治消渴变水,服此令水从小便出:紫苏子(炒)三两,萝卜子(莱菔子)(炒)三两。为末,每服二钱,桑根白皮煎汤服,日二次。(《圣济总录》)
2、治久嗽失音 真苏子二两,杏仁(苦杏仁)三十枚,诃子三枚,百药煎二两。为末,热酒调下一钱。(《赤水玄珠》)
3、治梦遗 苏子一升。炒为末,酒调方寸匕,日再服。(《外台》)
4、治气结心胀喘急 苏子末三钱,草豆蔻二钱,萝卜子(莱菔子)末(炒)三钱,橘红末一钱。每服一钱,姜汤调下。(《心医集》)
5、治食蟹中毒:紫苏子捣汁饮之。(《金匮要略》)
6、治积痰宿滞 真苏子(微焙)一两,白芥子(微焙)一两,韭菜子(微焙)一两。上共研为末,用河水三碗煎一碗,如稀粥样,带热服下,候腹中声响,大解去积痰宿滞为验。(《医学正印》三子散)
7、治大便不通者 紫苏子(去皮研)、橘皮(陈皮)(洗)各二两,知母一两。上为末,用生姜汁调成稀膏,于重汤上煮,不住手搅。侯可,丸如梧桐子大。蜜汤下三十粒。(《全生指迷方》)
8、治冷气心腹痛,妨胀不能下食 紫苏子一合(微炒),桂心末(肉桂)二钱。捣碎紫苏子,以水二大盏,绞滤取汁,入米二合,煮粥候热,入桂末食之。(《圣惠方》)
9、治脚气及风寒湿痹,四肢挛急,脚踵不可践地:紫苏子二两,杵碎,水二升,研取汁,以苏子汁煮粳米二合作粥,和葱、豉、椒、姜食之。(《圣惠方》)
10、治小儿久咳嗽,喉内痰声如拉锯,老人咳嗽吼喘:苏子一钱,八达杏仁一两(去皮、尖),年老人加白蜜二钱。共为末,大人每服三钱,小儿服一钱,白滚水送下。(《滇南本草》苏子散)
11、治气喘咳嗽,食痞兼痰:紫苏子、白芥子、萝卜子(莱菔子)。上三味,各洗净,微炒,击碎,看何证多,则以所主者为君,余次之,每剂不过三钱,用生绢小袋盛之,煮作汤 饮,随甘旨,代茶水吸用,不宜煎熬太过。若大便素实者,临服加熟蜜少许,若冬寒,加生姜三片。(《韩氏医通》三子养亲汤)


本文链接!网址:http://www.yunyaoshijia.com/?id=156

云药世家健康颈肩腰
标签:中药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、药学专著、杂志及文摘,内容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凭据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,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关注我们

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