麦冬、门冬、沿阶草、不死药、禹余粮

康康 阅读:1013 2024-09-16 11:29:34 评论:0

  【中药名麦冬 maidong

  【别名】麦门冬、沿阶草、不死药、禹余粮

  【植物形态】多年生草本。地下具细长匍匐枝,节上被膜质苞片,须根常有部分膨大成肉质的块根。叶丛生,窄线形,先端钝或锐尖,基部狭窄,叶柄鞘状,两侧有薄膜。总状花序顶生;苞片膜质,每苞腋生1~3花;花淡紫色,偶为白色,形小,略下垂;花被6片,开展,卵圆形;雄蕊6.花丝不明显,较短于花药,花药先端尖;子房半下位,3室。浆果,球状,早期绿色,成熟时深绿色或蓝黑色。花期5~8月,果期7~9月。

  【产地分布】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阴湿处、林下或溪旁。分布于山东、安徽、浙江等地。

  【采收加工】浙江于栽培后第3年立夏时采挖,称“杭麦冬”。麦冬挖起后,剪下块根,洗净泥土,晒3~4天,堆通风处,使其反潮,蒸发水气,约3日,摊开再晒,如此反复2~3次。晒干后,除净须根杂质即可。

  【药材性状】纺锤形或长圆形,两端略尖,中部充实或略收缩,长1.5~3厘米,直径3~6厘米。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,有不规则的纵皱纹。未干透时,质较柔软,干后质硬脆,易折断;折断面黄白色,角质样,中央有细小中柱。气微香,味微甜。

  【性味归经】性微寒,味甘、微苦。归心经肺经胃经

  【功效主治】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阴药。养阴润肺,清心除烦,益胃生津。治肺燥干咳,吐血,咯血,肺痿,肺痈,虚劳烦热,消渴,热病津伤,咽干口燥,便秘。

①《本经》:主心腹结气,伤中伤饱,胃络脉绝,羸瘦短气。

②《别录》:疗身重目黄,心下支满,虚劳客热,口干燥渴,止呕吐,愈痿蹶,强阴益精,消谷调中,保神,定肺气,安五脏,令人肥健。

③《药性论》:治热毒,止烦渴,主大水面目肢节浮肿,下水。治肺痿吐脓,主泄精。

④《本草拾遗》:治寒热体劳,下痰饮。

⑤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五劳七伤,安魂定魄,时疾热狂,头痛,止嗽。

⑥《本草衍义》:治心肺虚热。

⑦《珍珠囊》:治肺中伏火,生脉保神。

⑧《医学启源》:《主治秘诀》云,治经枯乳汁不下。

⑨《用药心法》:补心气不足及治血妄行。

⑩《南京民间药草)):治妇女湿淋。

⑾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能清心益肝,利尿解热,治小便淋闭,小儿肝热。

⑿《安徽药材》:治咽喉肿痛。

  【临床应用】用量6~12克,煎汤内服;或入丸、散、膏。外用适量,研末调敷;煎汤涂;或鲜品捣汁搽。用治肺燥干咳、吐血、肺痈、虚劳烦热、消渴、热病津伤、咽干口燥、便秘等。

  【药理】有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;增强耐缺氧,延长常压缺氧的存活时间;增强免疫功能;降血糖;延缓衰老;抑制胃肠推进作用;抗菌。麦冬为良好的养阴润肺药,近年来发现其在降低血糖的作用较好;临床应用强心作用稳定而效果佳。实验还证明,麦冬中的水溶性多糖有抗缺氧和免疫促进作用。

  【成分】含多种甾体皂苷,其中麦冬皂苷A含量最高,麦冬皂苷B次之;此外含多种高异黄酮类化合物。从浙麦冬中还分离鉴定出5种黄酮类化合物。另还含麦冬黄酮A、鲁斯可皂昔元、薯蓣皂苷元、麦冬黄烷酮、α-广藿香烯、十六烷酸乙酯、齐墩果酸等。

  【使用禁忌】虚寒泄泻、湿浊中阻、风寒或寒痰咳喘者禁用。

  【药方】①治肺燥咳嗽:麦冬15克,桑白皮15克。水煎服。(《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
  ②治肺热咳嗽:麦冬12克,北沙参12克,黄芩9克,桔梗9克,杏仁9克,甘草6克。水煎服。(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)

  ③治胃酸缺少:麦冬、石斛、牡荆各6克,糯稻根9克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药物志》)

  ④治中耳炎:鲜麦冬块根捣烂取汁,滴耳。(《广西本草选编》)

  ⑤治小便闭淋:鲜麦冬90克(干品30克)。水煎成半杯,饮前服,2~3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⑥治肺痈涕唾涎沫,吐脓如粥:麦门冬(去心,焙)二两,桔梗(去芦头)五两,甘草(炙,锉)三分。上三味粗捣筛,每服三钱匕,水一盏,青蒿心叶十片,同煎至七分,去滓温服。稍轻者粥饮调下亦得。(《圣济总录》麦门冬汤)

⑦治火逆上气,咽喉不利:麦门冬七升,半夏一升,人参二两,甘草二两,粳米三合,大枣十二枚。上六味,以水一斗二升,煮取六升,温服一升,日三夜一服。(《金匮要略》麦门冬汤)

⑧治虚热上攻,脾肺有热,咽喉生疮:麦门冬一两,黄连五钱。上为末,蜜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食前麦门冬汤下。(《普济方》麦门冬丸)

⑨治患热消渴:黄连一升(去毛),麦门冬五两(去心)。上二味,捣筛,以生地黄汁、栝楼根汁。牛乳各三合和,顿为丸如梧子,一服二十五丸,饮下,日再服,渐渐加至三十丸。(《外台秘要方》)

⑩治消渴,喉干不可忍,饮水不止,腹满急胀:麦门冬(去心,焙),乌梅(去核取肉,炒)各二两。上二味粗捣筛,每服三钱匕,水一叠,煎至半盏,去滓,食后温服,日三。(《圣济总录》麦门冬汤)

⑾治阳明温病,无上焦症,数日大便不通,当下之,若其人阴素虚,不可行承气者:元参(玄参)一两,麦冬八钱,生地黄八钱。水八杯,煮取三杯,口干则与饮令尽,不便,再作服。(《温病条辨》增液汤)

⑿治疟伤胃阴,不饥,不饱,不便,潮热,得食则烦热愈加,津液不复者:麦冬五钱(连心),火麻仁四钱,生白芍四钱,何首乌三钱,乌梅肉二钱,知母二钱。水八杯,煮取三杯,分三次温服。(《温病条辨》麦冬麻仁汤)

⒀治燥伤胃阴:玉竹三钱,麦冬三钱,沙参二钱,生甘草一钱,水五杯,煮取二杯,分二次服。(《温病条辫》玉竹麦门冬汤)

⒁治热伤元气,肢体倦怠,气短懒言,口干作渴,汗出不止,脚欹眼黑,津枯液涸:人参五钱,麦门冬(去心)三钱,五味子二钱(碎)。水煎,不拘时温服。(《千金方》生脉散)

治百日咳 麦门冬、天门冬各15g,百部根9g,瓜蒌仁、橘红各6g。煎两次,1~3岁每次分3服,4~6岁每次分2服,7~10岁每次顿服。【《中医杂志》1955

⒃治骨蒸 麦门冬(去心)一升,小麦二升,枸杞根(切)三升。上三味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煮小麦熟,去滓。分温日三服。(《外台》引崔氏方)

  【食疗方】

1.参麦甲鱼

活甲鱼1只(1500克左右),人参10克,麦冬6克。将甲鱼宰杀,放沸水中烫15分钟左右,取出裙边留用。剖开甲壳,撕去甲壳上的粗皮,去除内脏和头、爪,清洗干净、切成小块。人参、麦冬洗净。将人参、麦冬、姜片、葱段、食盐和料酒放入大碗内,放上甲鱼块,盖上甲鱼壳,加入鸡清汤,上笼蒸1小时左右。酌加味精、胡椒粉。当莱或点心食用。

功效:补肾固精,健脾润肺。用治肺肾亏虚,阳萎,早泄,咳嗽,气促和年老体弱、病后体虚者。健康人经常食用,可收防瘟抗老之功。

2.麦冬炒蛋丁

鸡蛋4个、枸杞10克、花生米30克、猪瘦肉50克、麦冬10克、精盐、淀粉、味精各适量。枸杞洗净在沸水中略氽一下;麦冬洗净于水中煮熟剁成碎末;花生米炒脆;猪瘦肉切成丁;鸡蛋打在碗中加盐打匀隔水蒸熟,冷却后切成粒状备用。将锅置旺火上加花生油,把猪肉丁炒熟,再倒进蛋粒、枸杞子、麦冬碎末,炒匀加精盐,淀粉勾芡,加味精调味,盛入盘中铺撒脆花生米即可。佐餐食用,每日2次。

功效:滋补肝肾、强身明目。适用于慢性肝炎、早期肝硬化等。

评注:麦冬滋阴,枸杞壮阳,二药相配调理阴阳,不温不燥,作用较为平衡。鸡蛋、瘦肉含脂肪少,富含蛋白质,适于肝病者食用。这道菜营养价值高、口感好且能强身,常食有益健康。




本文链接!网址:http://www.yunyaoshijia.com/?id=51

云药世家健康颈肩腰
标签:中药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、药学专著、杂志及文摘,内容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凭据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,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关注我们

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