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连、黄莲、王连、味连、川连、鸡爪连
【中药名】黄连 huanglian
【别名】黄莲、王连、味连、川连、鸡爪连。
【植物形态】多年生草本。根状茎黄色,常分枝。叶全部基生,叶片坚纸质,3全裂,中央裂片有细柄,卵状菱形,羽状深裂,边缘有锐锯齿,侧生裂片不等地2深裂。花葶1~2;花序顶生,花3~8,总苞片通常3,披针形,羽状深裂,小苞片圆形,稍小;萼片5,黄绿色,窄卵形;花瓣线状,披针形,中央有蜜槽;雄蕊多数,外轮雄蕊比花瓣略短或近等长;心皮8~12,离生,有短柄。瞢葖果6~12,具细柄。花期2~4月,果期3~6月。
【产地分布】生于山地凉湿荫蔽之处,野生于海拔1000~1900米的山谷荫蔽密林中。栽培也在高海拔凉爽的山区。栽培于四川。
【采收加工】秋季采挖,除去须根及泥沙,干燥,除去残留须根。
【药材性状】多集聚成簇,常弯曲,形如鸡爪,单枝根茎长3~6厘米,直径0.3~0.8厘米。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,粗糙,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、须根及须根残基,有的节间左面光滑如茎秆,习称“过桥”。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,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。质硬,断面不整齐,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,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,呈放射状排列,髓部有的中空。气微,味极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寒,味苦。归心经、脾经、胃经、肝经、胆经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主治】泻火,燥湿,解毒,杀虫。治时行热毒,伤寒,热盛心烦,痞满呕逆,菌痢,热泻腹痛,肺结按,吐、衄、下血,消渴,疳积,蛔虫病,百日咳,咽喉肿痛,火眼,口疮,痈疽疮毒,湿疹,汤火烫伤。
①《本经》:主热气目痛,眦伤泣出,明目,肠辩腹痛下痢,妇人阴中肿痛。
②《本草经集注》:解巴豆毒。
③《别录》:主五脏冷热,久下泄辩脓血,止消渴,大惊,除水利骨,调胃厚肠,益胆,疗口疮。
④《药性论》:杀小儿疳虫,点赤眼昏痛,镇肝去热毒。
⑤《本草拾遗》:主羸瘦气急。
⑥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五劳七伤,益气,止心腹痛。惊悸烦躁,润心肺,长肉,止血;并疮疥,盗汗,天行热疾;猪肚蒸为丸,治小儿疳气。
⑦《仁斋直指方》:能去心窍恶血。
⑧《珍珠囊》:泻心火,心下痞。酒炒、酒浸,上颈已上。
⑨王好古:主心病逆而盛,心积伏梁。
⑩《本草衍义补遗》:以姜汁炒,辛散除热有功。
⑾《纲目》:解服药过剂烦闷及轻粉毒。
⑿《本草新编》:止吐利吞酸,解口渴,治火眼,安心,止梦遗,定狂躁,除痞满。
⒀《本草备要》:治痈疽疮疥,酒毒,胎毒。除疳,杀蛔。
【临床应用】用量2~5克,煎服。用治湿热痞满、呕吐吞酸、泻痢、黄疸、高热神昏、心火亢盛、血热吐衄、目赤、牙痛、消渴、痈肿疔疮。外用适量,治湿疹、湿疮、耳道流脓。
【药理研究】动物试验表明,小檗碱有抗菌、抗病毒及原虫、利胆、抗腹泻、抗炎和抗脑缺血、抗微生物、降压、抗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、抗心律失常、抑制中枢神经系统、止腹泻、抗溃疡、利胆、降血糖、抑制DNA的合成、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。
【成分】含小檗碱,并含黄连碱、甲基黄连碱、掌叶防己碱、小檗红碱、表小檗碱、黄连碱、巴马汀、药根碱等。用核磁共振氢谱法可鉴别黄连的真伪。小檗碱为黄连中主要有效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胃虚呕恶,脾虚泄泻,五更肾泻者,均慎服。
【药方】①治心烦懊憹反复,心乱,怔忡,上热,胸中气乱,心下痞闷,食入反出: 朱砂四钱,黄连五钱,生甘草二钱半。为细末,汤浸蒸饼,丸如黍米大。每服一十丸,食后时时津唾咽下。 (《仁斋直指方》黄连安神丸)
②治少阴病,得之二三日以上,心中烦,不得卧: 黄连四两,黄芩二两, 白芍药二两,鸡子黄二枚,阿胶三两(一云三挺)。上五味,以水六升,先煮三物,取二升,去滓,纳胶烊尽,小冷,纳鸡子黄,搅令相得。温服七台,日三服。(《伤寒论》黄连阿胶汤)
③治心肾不交,怔忡无寐: 生川连五钱,肉桂心五分。研细,白蜜丸。空心淡盐汤下。(《四科简效方》交泰丸)
④治心经实热:黄连七钱,水一盏半,煎一盏,食远温服。小儿减之。(《局方》泻心汤)
⑤治心下痞,按之濡,其脉关上浮者: 大黄二两,黄连一两。上二陈,以麻沸汤二升渍之,须臾绞去滓。分温再服。(《伤寒论》大黄黄连泻心汤)
⑥治小结胸病,正在心下,按之则痛,脉浮滑者: 黄连一两,半夏半升(洗),瓜蒌实大者一枚。上三味,以水六升,先煮栝楼(瓜蒌),取三升,去滓,内诸药,煮取二升,去滓。分温三服。(《伤寒论》小陷胸汤)
⑦治大热盛,烦呕,呻吟,错语,不得卧: 黄连三两,黄芩、黄柏各二两,栀子十四枚(擘)。上四味,切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,分二服。忌猪肉、冷水。(《外台秘要方》黄连解毒汤)
⑧治伤寒胸中有热,胃中有邪气,腹中痛,欲呕吐者: 黄连三两,甘草三两(炙),干姜三两,桂枝三两(去皮),人参二两,半夏半升(洗),大枣十二枚(擘)。上七味。以水一斗,煮取六升,去滓。温服,昼三夜二。(《伤寒论》黄连汤)
⑨治呕吐酸水,脉弦迟者:人参、白术、干姜、炙甘草、黄连,水煎服。(《症因脉治》连理汤)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、药学专著、杂志及文摘,内容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凭据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,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