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麻,赤箭,木浦,明天麻,定风草,神草,水洋芋,离母,鬼督邮,独摇芝,赤箭脂,合离草,独摇,自动草

康康 阅读:344 2024-10-13 20:43:54 评论:0

  【中药名天麻 tianma

  【别名】赤箭、木浦、明天麻、定风草、神草、水洋芋。

  【来源】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。

  【植物形态】多年生寄生植物,其寄主为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 (Vahl,ex Fr.) Quel,以蜜环菌的菌丝或菌丝的分泌物为营养来源,借以生长发育。块茎椭圆形或卵圆形,横生,肉质。茎单一,圆柱形,黄褐色。叶呈鳞片状,膜质,下部鞘状抱茎。总状花序顶生,苞片膜质,窄披针形,或条状长椭圆形,花淡黄绿色或黄色,萼片和花瓣合生成歪壶状,口部偏斜,顶端5裂;合蕊柱顶端有2个小的附属物;子房倒卵形,子房柄扭转。蒴果长圆形,有短梗。种子多数而细小,粉尘状。花期6~7月,果期7~8月。

  【产地分布】生于湿润的林下及肥沃的土壤上。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西藏等地。现各地有栽培。

  【采收加工】春季4~5月采挖为“春麻”,立冬前9~10月采挖为“冬麻”,质量较好。挖起后除去泥土,大小分档,用清水或白矾水略泡,刮去外皮,蒸或煮透心,摊开晾干或用无烟火烘干。亦可切片晒干。“明天麻”一般用硫黄熏过,略呈半透明状,色泽较好。

  【药材性状】椭圆形或长条形,略扁,皱缩而稍弯曲,长3~15厘米,宽1.5~6厘米,厚0.5~2厘米。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,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,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。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鹦鹉嘴状的芽或残留茎基;另端有圆脐形疤痕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,断面较平坦,黄白色至淡棕色,角质样。气微,味甘。

  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。归肝经

  【功效主治】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息风止痉药。息风止痉,平肝阳;祛风通络。主急慢惊风,抽搐拘挛,眩晕,头痛,半身不遂,肢麻,风湿痹痛。

1、《日华子本草》:助阳气,补五劳七伤,通血脉,开窍。
2、张元素:治风虚眩晕头痛。
3、《开宝本草》:主诸风湿痹,四肢拘挛,小儿风痫、惊气,利腰膝,强筋力。
4、《本草汇言》:主头风,头痛,头晕虚旋,癫痫强痉,四肢挛急,语言不顺,一切中风,风痰。
5、《别录》:消痈肿,下支满,疝,下血。
6、《本经》:主恶气,久服益气力,长阴肥健。
7、《药性论》:治冷气顽痹,瘫缓不遂,语多恍惚,多惊失志。

  【应用】用量3~9克,煎服。用治头痛眩晕、肢体麻木、小儿惊风、癫痫抽搐、破伤风。

  【药理】动物试验证明,天麻浸膏及水煎液有镇静、镇痛、抗惊厥作用;天麻多糖有增强实验动物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及细胞免疫和抗炎作用。另有延缓衰老,抑制血小板聚集,保护心肌细胞等作用。

  【成分】本品主要含天麻苷、天麻素、天麻醚苷、天麻核苷、胡萝卜苷、巴利森苷A、腺苷、微量生物碱、多糖等,另含镍、铬、钡、锰、锌、铜等微量元素。

  【使用禁忌】气血虚甚者慎服。

  【药方

1、治风湿麻木瘫痪 天麻、扭子七各30g,羌活、独活各5g,白酒(40度)500ml,浸泡7日。早晚适量服用。(《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》)
2、治小儿诸惊:天麻半两,全蝎(去毒,炒)一两,天南星(炮,去皮)半两,白僵蚕(炒,去丝)二钱。共为细末,酒煮面糊为丸,如天麻子大。一岁每服十丸至十五丸。荆芥汤下,此药性温,可以常服。(《魏氏家藏方》天麻丸)
3、治风湿脚气,筋骨疼痛,皮肤不仁:天麻(生用)五两,麻黄(去根、节)十两,草乌头(炮,去皮)、藿香叶、半夏(炮黄色)、白面(炒)各五两。上六味,捣罗为细末,滴水丸如鸡头大,丹砂(朱砂)为衣。每服一丸,茶酒嚼下,日三服,不拘时。(《圣济总录》天麻丸)
4、治高血压 天麻5g,杜仲、野菊花各10g,川芎9g。水煎服。(《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》)
5、治小儿风痰搐搦,急慢惊风,风痫:天麻四两(酒洗,炒),胆星(胆南星)三两,僵蚕二两(俱炒),天竺黄一两,明雄黄五钱。俱研细,总和匀,半夏曲二两,为末,打糊丸如弹子大。用薄荷、生姜泡浓汤,调化一丸,或二、三丸。(《本草汇言》)
6、治腰脚疼痛 天麻、细辛、半夏各二两。上用绢袋二个,各盛药三两,煮熟。交互熨痛处,汗出则愈。(《世传神效名方》)
7、治风疾癞病,遍身生疮 天麻七钱半,荆芥三钱半,薄荷三钱半,白花蛇四两(酒浸)。上为细末,好酒二升,蜜四两,石器中蒸成膏子。每服一盏,温服,日三,煎饼压下。急于暖处令汗出。(《医垒元戎》)
8、治肝阳偏亢,肝风上扰,头痛眩晕,失眠:天麻9克,钩藤(后下)、川牛膝各12克,石决明(先煎)18克,山栀、黄芩、杜仲、益母草、桑寄生、夜交藤、茯神各9克。水煎服。(《杂病证治新义》天麻钩藤饮)
9、妇人风痹,手足不遂:天麻(切)、牛膝、附子、杜仲各二两。上药细锉,以生绢袋盛,用好酒一斗五升,浸经七日,每服温饮下一小盏。(《十便良方》天麻酒)
10、治偏正头痛,首风攻注,眼目肿疼昏暗,头目旋运,起坐不能:天麻一两半,附子(炮制,去皮、脐)一两,半夏(汤洗七遍,去滑)一两,荆芥穗半两,木香半两,桂(肉桂)(去粗皮)一分,芎藭(川芎)半两。上七味,捣罗为末,入乳香匀和,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丸,渐加至十丸,茶清下,日三。(《圣济总录》天麻丸)
11、治中风手足不遂,筋骨疼痛,行步艰难,腰膝沉重:天麻二两,地榆一两,没药三分(研),玄参、乌头(川乌)(炮制,去皮,脐)各一两,麝香一分(研)。上六味,除 麝香、没药细研外,同捣罗为末,与研药拌匀,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温酒下,空心晚食前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天麻丸)

12、消风化痰,清利头目,宽胸利膈,治心忪烦闷,头晕欲倒,项急,肩背拘倦,神昏多睡,肢节烦痛,皮肤瘙痒,偏正头痛,鼻齆,面目虚浮:天麻半两,芎藭(川芎)二两。为末,炼蜜丸如芡子大。每食后嚼一丸,茶酒任下。(《昔济方》天麻丸)

【食疗方】

1.天麻汽锅鸡

天麻12克,乌鸡500克。将乌鸡剁成块,入开水氽透放入汽锅内,天麻一同放入,加葱、姜、花椒、料酒、精盐,上笼蒸烂即可。

功效:补气血,益精,养肝明目。主治病后体弱,头晕目眩,视物不清,手足麻木无力等。平人食之轻身增力。

2.天麻双豆

天麻10克,花生米100克,青豆50克。将天麻用蒸馏水浸泡提出药液,花生米用开水泡15分钟捏去皮,青豆用凉水涨发开。将花生米与青豆在开水锅内氽熟,捞出加入天麻液、精盐、味 精、香油调匀即成。

功效:镇肝熄风,明目降压。主治头晕目眩,头痛,肢体麻木。

3.天麻炖猪脑

天麻15克,猪脑1具,生姜适量,葱适量,食盐适量,味精适量。将天麻浸润后,切成薄片,猪脑洗净,放入搪瓷盆内,加入姜片、葱段、味精、食盐。 锅内加水适量,将搪磁盆再放水中,隔水炖熟即成。

功效:祛风,开窍,通血脉。适用于肝虚型高血压,动脉硬化,美尼尔氏综合症,神经衰弱,头晕眼花,脑血管意外所致半身不遂等症。


本文链接!网址:http://www.yunyaoshijia.com/?id=149

云药世家健康颈肩腰
标签:中药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、药学专著、杂志及文摘,内容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凭据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,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关注我们

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