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龙肝,灶心土,灶中黄土,灶中土,釜下土,釜月下土,灶内黄土,灶心黄土,釜月土

康康 阅读:683 2024-11-03 10:07:04 评论:0

  【中药名】伏龙肝 fulonggan

  【别名】灶心土、灶中黄土、灶中土。

  【英文名】Terra Flavausta。

  【来源】经多年用柴草熏烧而成的灶心土。

  【分布】全国各地均产。

  【采收加工】全年均可采收。在拆修柴锅灶时,将灶心烧结成的月牙形土块凿下,除去四周焦黑部分及杂质,取中心红黄色者入药。用煤火烧者不可供药用。

  【药材性状】不规则的块状,大小不一。全体橙黄色或红褐色,表面具刀削痕。体轻,质较硬,用指甲可刻划成痕,断面细软,色调深,显颗粒状,具蜂窝状的孔隙。具烟熏气,味淡。有吸湿性。

  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辛。归脾经胃经

  【功效主治】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收敛止血药。温中燥湿,止呕止血。治呕吐反胃,腹痛泄泻,吐血、衄血、便血、尿血,妇女妊娠恶阻,崩漏带下,痈肿溃疡。

1、《陆川本草》:治小儿慢惊。
2、《纲目》:治心痛狂癫。妊娠护胎,诸疮。
3、《别录》:主妇人崩中,吐血,止咳逆,止血,消痈肿毒气。
4、《本草备要》:调中止血,去湿消肿。
5、《本草蒙筌》:辟除时疫,安眙。捣细,调水服之。
6、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鼻洪,肠风,带下血崩,泄精尿血。催生下胞。

  【应用】用量15~30克,煎服,或60~120克,布包煎汤,澄清代水用,或人散剂;外用适量,研末调敷。用治虚寒失血、呕吐、泻泄。

  【成分】主含硅酸、氧化铝及三氧化二铁,还含有氧化钠、氧化钾、氧化钙、氧化镁、磷酸钙等。本品具有止呕作用,对静注洋地黄酊所致家鸽呕吐可使呕吐次数减少,呕吐的潜伏期无改变;但对去水吗啡引起的犬呕吐无效。

  【使用禁忌】烧煤灶心土不得作为伏龙肝药用。阴虚失血、热症呕吐,反胃者忌服。

  【药方

1、治妇人血露:炒伏龙肝半两,蚕沙一两,阿胶一两。同为末,温酒调,空肚服二、三钱,以知为度。(《本草衍义》)

2、治小儿重舌:灶月下黄土末,苦酒和涂舌上。(《千金方》)
3、治泄痢后脱肛不收 伏龙虾、赤石脂等分。上末之,敷肠头上,或以槐花炒末陈米汤下。(《丹溪摘玄》赤石脂散)
4、治手足阳明经风热发为丹毒,面上赤肿,后渐渐由头而下,至身亦赤肿 灶心土、黄柏(炒)各三钱,冰片二分。为油末,鸡子清调搽。(《外科真诠》伏龙散)
5、治小儿脐疮,久不瘥:伏龙肝,细研末敷之。(《圣惠方》)
6、治阴证脱肛 伏龙肝一两,鳖头骨半两,百药煎二钱半。上三味,焙研为末,每用二钱至三钱,浓煎紫苏汤,候温和清油调涂患处,并如前法浴洗拭干方上药。(《活幼心书信效方》伏龙肝散)
7、治吐血、泻血,心腹痛:多年垩壁土、地炉中土、伏龙肝。上等分,每服一块如拳大,水二碗,煎一碗,澄清服,白粥补之。(《普济方》伏龙散)
8、治乳痈 大黄、菵草、伏龙肝、生姜各二分。先以三物捣筛,又合生姜捣,以醋和涂,乳痛则止。(《肘后方》乳痈方)
9、治下血先便后血:甘草、生地黄、白术、附子(炮)、阿胶、黄芩各三两,灶中黄土半斤。上七味,以水八升煮取三升,分温二服。(《金匮要略》黄土汤)
10、治小儿丹毒:多年灶下黄土末,和屋漏水傅之,新汲水亦可,鸡子白或油亦可,干即易。(《肘后方》)
11、治痈肿:伏龙肝以大酢和作泥,涂布上贴之,干则易之。(《千金翼方》)
12、治心痛冷热:伏龙肝末,煮水服方寸匕。若冷,以酒和服,瘥。(《救急方》)
13、治吐血、鼻血不止:伏龙肝半升。以新汲水一大升,淘取汁和蜜顿服。(《广利方》)
14、治反胃:灶中土,用十余年者,为细末,米饮调下三、二钱许。(《百一选方》)
15、治产后血气攻心痛,恶物不下:灶中心土研末,酒服二钱,泻出恶物效。(《救急方》)

本文链接!网址:http://www.yunyaoshijia.com/?id=205

云药世家健康颈肩腰
标签:中药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、药学专著、杂志及文摘,内容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凭据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,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关注我们

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